上集發出后,很多朋友聯系我,憶青春、要抱抱、約茶酒,滿世界回憶殺。今日與大伙說一說續集。
70年代出生的辣都人(猜地名,歡迎評論區留言)大部分出生自普通農民家庭,當時初中升高中的比例不超過10%,我也只考上了普通高中。普通高中能夠升大專及以上的比例不超過5%,差一點點我就棄學了。當時不知得到了什么助力,雖然高中換了三個學校讀了四年,不過最終還是挺下來了。現在回想起來,感覺我韌性還行。大學在平淡中度過,性格極其內向的我從不敢上講臺,更沒談過女朋友,這讓我耿耿于懷。當初我很喜歡一個女孩子,終因自卑沒有勇氣表白,畢業后眼看著她成了他人妻。
大學畢業后我沒有選擇去岱山、桐廬當老師,而是選擇寧波星普基因研究所成為了一名生物技術研發工程師,主要做分子生物學實驗。當時覺得當老師太過平淡,這樣的選擇才具有挑戰性。五年之后才發現,選擇老師崗位的同學幸福指數比我高太多了!唉,寶寶的苦誰又知呢?但假如上天再給我一次選擇的機會,估計還是一樣的結果。(您會怎么選?歡迎評論區留言)
研究所帶我的老板叫鄧京,他是我見過的第一位海歸,是我入生物行業的領路人。有趣的是,我們分別十五年后居然在珠海偶遇了!當時他正推門走出公司,而我就站在他前面三米的地方,四目相對那一刻仿佛時間都凝固了。
從技術轉銷售第一次見客戶的場景上集已介紹過。有一位朋友看到后立即聯系我,說與他第一次去萬孚生物的場景一模一樣。另一位朋友說第一次見的客戶是暨南大學的教授,他在門口做了一個多小時的思想斗爭,才克服心中的恐懼踏進那扇門。原來一直以為我獨自承受的,這種刻骨銘心的煎熬的經歷居然很多人都有過!只是相互不知道而已。(您有什么樣的故事?歡迎評論區留言)
這種故事在東銳尤其多。過去二十年,東銳95%以上銷售工程師都是從甲方技術崗主動轉過來的。盡管我們大都性格內向,但皆有一顆燥動的心,都對自己足夠狠。謝謝優秀的兄弟姐妹們過去陪我走過的這些年!也突然理解了那些在東銳沒過試用期就離職的新銷售,他們可能只是沒跨過那兩道門,一念之差而已。
我從技術轉入銷售后二十年,接觸的人也算不少,手機通訊錄共5665位聯系人,微信通訊錄共9883位聯系人。我與客戶的關系一直都本著認識就是緣分的原則,初衷是希望從認識到熟悉再到長期朋友關系。友好與善良是我的底色,正因如此大家都愿意教我。
從第一臺Huber溫控產品,到Millipore過濾、超濾、超純水儀、無菌檢測儀、浮游菌采樣器,再到Thermo、Leica、IKA等產品。我負責的儀器團隊,從第一臺儀器開始,結合客戶研發或生產工藝打造出生物工藝上游、生物工藝下游、制劑工藝(墨子智造)三條儀器產品線;結合中國GMP、藥典及客戶質檢部要求打造出微生物檢測、理化分析與生化分析三個儀器產品線,最終六脈神劍劍成!(點擊文字詳見鏈接)
東銳的另外兩個團隊分別打造了試劑耗材和驗證服務兩條產品線。一切從客戶需求出發,幫助客戶最高效地找到他們需要的產品與服務。東銳努力打造成為生物技術及制藥行業一站式服務商,這在生命科學代理商中可能是獨一份的存在。
東銳科技合作品牌
這些都得益于我的客戶朋友們無私的指導。廣東、廣西和海南都留下過我奔波的身影。剛開始我接觸的基層技術人員現在可能都成為了一方大佬。2005年的東陽光研究院,誰還記得?那時實驗員不到30人,現在有1000+,他們的制藥公司也已上市。東陽光研究院的唐院長是位傳奇人物,雖是一位文科畢業生,但他可以給來東陽光視察的領導們頭頭是道地介紹質譜性能參數。唐院長帶領的研究院同事,白天在辦公室或實驗室上班,晚上吃完飯后繼續加班。他自己帶頭執行,是工作中的“拼命三郎”。有時與唐院長聊事,聊著聊著他就睡著了,這是我親眼見過的。
唐院長現在是“東陽光藥業”上市公司的董事長,說明這個世界一直鼓勵努力的人。流感特效藥“達菲”國內首仿成功的就是東陽光“可威”。據說高峰期一年賣幾十億。新冠疫情時我小孩中招,醫院斷貨,買不到流感藥,是東陽光的兄弟寄了幾盒“可威”給我。真的感謝您!這里就不說您名字了。
2008年之后,麗珠疫苗、麗珠單抗和麗珠微球相繼成立,最后做出了新冠疫苗,為華南生物藥的發展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廣東幾大家動物疫苗企業不斷研發及改進工藝,每一家都用上了我們介紹的工藝設備。原來一個車間需要幾十臺設備和一個班的人手動操作,每周都有設備需要維修,后來換上我們推薦的設備,一臺就搞定了,還省了好幾個人。設備更新大規模地提高了效率,同時也保證了產品質量。我們做一點工作,能幫助客戶的工藝改進,除了經濟價值外還能創造一些社會價值,這是我所期待的。
客戶朋友太多,我就不一一介紹了,是你們成就了我的今天。盡管現在也沒有什么值得祝賀的成就,但發自內心感謝每一位幫助過我的朋友。
我在成長路上還得到過很多同行朋友的幫助,有一位印象尤其深刻。那時進東銳應該五年了吧,參加Millipore在桂林舉辦的代理商會。沒注意天氣變化,在戶外看《印象劉三姐》劇場時快凍成了冰棍兒,是天津奧佳謝總的羽絨服救了我。傳聞這件卷起來只有拳頭大小的羽絨服是進口的,價值好幾千塊。那是我頭一次穿這么貴的衣服。現在這種衣服雖常常見到,但我仍對那件念念不忘。感謝風趣幽默的文化人謝總,相機與小曲與您常相伴,愿您的退休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
2017年12月,有一件值得紀念的事,隆重感謝儀器學習網的蔣超總。他小我十幾歲,年輕有為,組織成立了一個“劉潤課程研究小組”,帶我們認識學習《劉潤5分鐘商學院》。我們37人用一個月時間學完140多個商業知識與工具。每天學習、總結、打卡并匯報自己的理解。我同時把很多國外儀器供應商的市場行為、平常見客戶的一些感受和經驗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串聯起來,做了知識遷移與消化。劉潤有句話讓我印象深刻——“面對人生或商業問題,因自身認知和信息的局限,很容易閉門造車,我們所謂的頓悟,實際可能只是別人的基本功”(Z軸)。
介紹一下我最喜歡的那個核心觀點——什么叫做自己的CEO。上班客觀上是我在為公司,為組織服務、掙錢,但我們要理解工作是自己的主觀選擇。我首先是在為自己學習、工作練習、儲備能量,順便幫公司掙了些錢,不能搞反主次,并且我希望兩方面都做到最好。成年人不做選擇題,畢竟時間是自己的,誰不想把自己的時間價值(Z軸)再抬高一點呢?太少的工作量實際上等于浪費青春與生命!撒貝寧說過一句話我很喜歡——“如果你一天到晚拿著手機,刷著微博,坐在家里,宅著看電視,天天上著網,做著那些80歲以后都能干的事,你要青春干什么呢?”
作為普通人,一般人生的答案前人都已寫在書中,還是多看多聽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吧!學會踩在前人的肩膀向上攀登。這里要感謝兩個胖子:羅胖與樊登。我看過他們推薦的書單,個人更喜歡樊登。他會把一本四百多頁的書看完,消化好并編成一個60分鐘左右的故事講給你聽。書是作者一生的精華,而樊登濃縮的故事是精華中的精華。在他的幫助下我聽了184本書,其中的收獲這里就不贅述了。最讓我驕傲的是,我還影響了34人一起聽書。
抱歉,上集的問題沒回答上,下回一定揭曉答案!什么是我的第一選擇?20年激情工作動力來自哪里?我幸福嗎?欲知后續如何,請稍等一年!
四維人生介紹:
X軸/寬度:做好人生中的多個角色,讓他們豐富又相互平衡,愛與和諧的價值,對家人、他人及社會的支持與貢獻。
Y軸/高度:在社會中所屬領域能達到與掌握的地位、權力與影響力。
Z軸/深度:在思想、智慧、藝術上達到的卓越與精進程度,例如哲學、自然科學、專業技術等方面達到的卓越程度與超越極限的認知。
T軸/溫度:對生命、生活的熱愛與激情,多大程度活出自己的本來面目,遵從內心的純粹的善良的幸福的自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