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改進一直以來,都是制藥行業里面的核心。無論從藥理研發,到生產工藝、質量管控的進步,都是踏著技術改進的一個個腳印。
無菌環境控制是實現無菌藥品生產過程控制的可控可管理的可靠方法,一直以來都被廣泛使用。但其中實現環境微生物殺滅的手段,一直進行著改進。從一開始的人員手工消毒,到物理照射殺滅,或后期的化學氣體熏蒸的轉變,也慢慢使得潔凈環境更加穩定受控。考慮到無毒與環保的需要,過氧化氫氣體消毒技術得以慢慢取代原有的其他化學熏蒸方式,變為有效且主流的制藥滅菌方式。據報道,氣體狀態的過氧化氫可以達到液體過氧化氫滅菌效力的4倍以上,其游離的氫氧基離子有效進攻微生物的脂類、蛋白質及遺傳物質,因此可廣譜殺滅真菌、細菌、病毒及 芽孢。
早期使用氣化過氧化氫技術,主要是使用35%過氧化氫溶液,以加熱閃蒸為主流的汽化方式,完成過氧化氫從液體轉換成氣態,后發現這樣的做法帶來過氧化氫氣體溫度較高,容易出現冷凝附著,長時間的過氧化氫接觸下,生產車間中出現被腐蝕現象,而且過氧化氫氣體由于有粘滯效應,難以充分擴散。過氧化氫滅菌被限制在單一房間,近距離擴散,或需要增加促進氣體交換、空氣流動的設備。
眾所周知,大部分的制藥車間均不是一個單一空間,而是按照功能、工藝流程分割成一個又一個的獨立空間,其間有連通但也有一定的間距,使用過氧化氫滅局時也不大可能為每個房間設置發生設備,因此過氧化氫氣體滅菌沒有在這行業一下子鋪開。
后期的技術從幾方面改善過氧化氫的滅菌方式:
◆ 1.以復配配方,將過氧化氫滅菌劑濃度大大降低至5%以下。
◆ 2.干霧式擴散方式,一舉解決了高溫氣態、氣態擴散困難的問題,并且無冷凝的過氧化氫,能在滅菌結束后短時間內迅速排走,避免了長時間的接觸。
◆ 3.精確用量,確保滅菌效果的同時,避免過量使用導致過飽和凝結物體表面產生腐蝕的風險。
→ 該技術對過氧化氫氣態滅菌技術的突破,主要在于使用了干霧作為過氧化氫溶液擴散的主要形態,因此被稱為干霧式過氧化氫技術。
廣州東弘推出了潔凈空間滅菌產品系列:DF潔凈空間滅菌系統。將干霧式過氧化氫的滅菌工藝與制藥設備制作工藝結合,生產出符合制藥行業使用的高效滅菌設備,為企業升級滅菌工藝提供了一個新選擇。
→ 廣州東弘DF潔凈空間滅菌系統主要是利用壓縮空氣為動力,將消毒劑以干霧方式持續、恒定地霧化成小于 10微米的液滴,并以極高速度分散至待滅菌空間的空氣中,微滴以布朗運動的方式進一步彌散,實現對空間 100%的全覆蓋,不留任何消毒死角,從而達到很好的滅菌效果。可替代現有的甲醛、臭氧、VHP(汽化過氧化氫)等滅菌方法。
如需了解更多資訊,敬請關注東銳科技公眾號